媒体直播分发wap-AD
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文化人的知乎,然后呢?

 

文化人的知乎,然后呢?

知乎起诉微博营销号,立案了。

 

在官方声明中,知乎说:“这场法律智慧的博弈,知乎期望能在「空白」中留下一个脚印。”

 

这很知乎。在商业化上对不起知乎大+V们,在版权保护上势必有所行动。知乎2个月来做了这些事:

 

l 对「知乎大神」等微博营销号进行视频取证,公证视频长达 30 小时 56 分钟 16 秒。

l 在10位知乎网友的帮助下,耗时1天,对侵权内容逐一进行人工整理和确认。

l 取得内容权利人的授权委托,并选出7位知友配合知乎维权中的法务流程。

 

这不是知乎第一次维权,却是声势最大,也是最特别的一次维权。毕竟由平台出面,代表作者维权,在国内还是首例。所以我充分相信,知乎一定会在空白中留下一个脚印,不管胜诉与否。问题是,然后呢?

 

只有法院,没有警局的城市

 

公开资料显示,知乎2013年就启动了版权保护工作,代表用户发起维权。知乎官方有个侵权投诉邮箱,但一直没怎么对外宣传,使用该邮箱的人也不多。直到去年3月,知乎在维权这件事上才逐渐高调起来。

 

2015年3月27日,极客公园发表文章《知乎正在做一个关于版权的理想化试验》,透露出知乎正在做维权工具「知乎原创平台」的消息。这个平台对标+V公众号,类似今天的第三方版权维护平台,有作者和媒体两个登录入口。作者可以看到自己回答的转载情况,媒体可以自行联系作者授权转载。新闻发出时,该产品的Demo版本已开发完毕。

可是知乎er们一直没等到产品正式上线。知乎并不想被人说跳票,所以半年后,他们创建了知乎版权保护专栏,定期公布知乎处理的维权事件。这多少能为知乎挽回一丝颜面:虽然申诉渠道依然只有邮箱,但申诉量每天都在增长呀,我们并没有不干事:)。

 

今年1月,千呼万唤的「知乎原创平台」终于出来了——虽然是个低配版。准确地说,它不叫「知乎原创平台」,而叫「+V公众号侵权投诉」。之所以起这么别扭的名字,是因为它根本算不上一个产品,只是内置于知乎的一个功能而已。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功能。它隐藏在知乎主页的「社区服务中心」模块下,用户绑定+V号,填写侵权信息后,24 小时内就能收到处理结果。确认侵权的+V公众号文章将被删除,同时侵权行为会自动记入信用记录,累计多次后会有封号处理。

 

这个功能其实已经挺强大了。强大之处不在于它绕过了传统的邮箱申诉,而在于维权因此变得更系统了。这之后,知乎在+V、微博、今日头条等多个抄袭重灾区分别开通维权渠道,以前的版权邮箱只用于+V外的侵权投诉。

 

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个功能也没有多强大。因为它解决了「渠道」的问题,却没解决「筛选」的问题。就像一座城市里只有法院,没有警局。作者有地方投诉了,可是并不知道投诉谁。更何况,Ctrl C + Ctrl +V 的成本太低,小偷太多,大+V根本没时间理会。

 

“那就雇个私人保镖好了。”大+V们说。

 

于是有了众多第三方版权保护平台。

 

维权骑士,还是勒索骑士?

 

保镖很好用,好用到可以帮大+V办一切事。所以它难免有越权的嫌疑。以国内最大的第三方维权平台——维权骑士为例,它的运营模式是这样的:

 

l 作者和维权骑士签约,把与维权有关的事物全权委托给维权骑士。

l 维权骑士全网监测侵权行为,然后给转载方两个选项:头条道歉或者按照千字百元的标准赔钱。作者和维权骑士五五分成。

l 通牒期过,对于未按要求做的转载方,维权骑士直接举报甚至发起诉讼。

争议主要集中在三点。

 

第一,维权骑士是否有民事诉讼代理的资质。这一点知乎上已经有很多法律咖解释了,答案是没有。一个没有法律背景,且含有商业元素的组织做这件事,很容易遭人质疑。可是从结果上讲,维权骑士的确帮很多原创作者成功维权,五五分成是双赢的局面。所以这又陷入了「程序正义」+VS「实体正义」的千古难题。

 

第二,文章是否真的侵权,不好判断。机器检测的误伤率太高,维权骑士作为一个初创团队,人力有限,不可能一一人工排查。所以看似严密的操作经常会出bug,维权骑士所维护的原创内容,可能本就是四处拼贴来的。自古以来谁主张谁举证,还没搞清楚状况就喊打喊杀,未免太过。

 

第三,处罚方式简单粗暴,「一刀切」很像敲诈勒索。维权骑士一旦发现可疑目标,一般一上来就指两条路:要么道歉要么给钱。这已经默认了转载方的侵权事实,根本不符合疑罪从无的原则。起码有两种情况,被查水表的人是不服的:

 

1、涉嫌侵权的文章是很久之前转载的,当时已经获得授权,只是未曾保留证据。或者,当时不懂所以没取得授权,现在希望跟原作者谈判。

2、+V公众号本身粉丝很少,并且没有商业化,转载只是为了分享,跟发朋友圈一样。

 

对于第一点,维权骑士有义务帮转载方联系作者,以便弄清真相。可这只是理论上。一方面,就像房屋中介永远不会让房东和租客取得联系,维权骑士也会以「保护隐私」为由拒绝提供作者联系方式。另一方面,作者委托维权骑士,本就是为了摆脱维权琐事,所以即便转载方联系上了作者,也多半会得到一句冷冷的回复:“已委托维权骑士对侵权情况进行处理,请联系他们。”

 

如此一来,一旦被维权骑士盯上,转载方几乎没有反抗的余地。无论是接受封号的处罚,还是走法律程序,对转载方而言成本都太高,还不如破财消灾。

 

对于第二点,无论从法理还是情理上讲,抄袭情节不同,处罚方式也应该不同。1个粉丝和100万个粉丝,区别大了。不过单凭粉丝数量来判断抄袭有些不公平,所以商业化是个重要的衡量指标。维权骑士的理由是:没盈利不代表不会商业化,有些号现在没盈利,是因为还没有完成原始积累。用别人的原创内容吸引流量,就是在为商业化做准备。

 

听起来很有道理,可这件事根本说不清。维权骑士是不会跟你讲情怀的,一批热心的小青年又要被误伤了。

 

最终解释权归XX所有

 

把一个完整的侵权、维权事件捋一遍,会发现到最后其实是一个「最终解释权归XX所有」的问题。简单说来,事件涉及四方:知乎、原创作者、第三方维权平台,以及转载方。

 

转载方是没什么谈判能力的,所以解释权在其它三家手上换来换去。

 

知乎上一个普遍认知是:未经作者授权的转载都是侵权。可「知乎协议」是这么写的:

 

l 第三方若出于非商业目的,将用户在知乎上发表的内容转载在知乎之外的地方,应当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姓名(或原作者在知乎上使用的帐号名称),给出原始链接,注明「发表于知乎」,并不得对作品进行修改演绎。

l 若需要对作品进行修改,或用于商业目的,第三方应当联系用户获得单独授权,按照用户规定的方式使用该内容。

l 知乎为用户提供「保留所有权利,禁止转载」的选项。除非获得原作者的单独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标注了「禁止转载」的内容,否则均视为侵权。

 

也就是说,只有当作者标明「禁止转载」,或者要修改作品,或者用于商业目的,转载方才需要取得作者授权。这意味着,关于版权,知乎把最终解释权给了作者。因为「知乎协议」的第一条就是:用户在知乎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用户可授权第三方以任何方式使用,不需要得到知乎的同意。

 

我关注的一个+V公众号「晓然」,很久以前就在干类似「知乎大神」的事。它最初的名字叫「知乎精选」,在标注来源和原始链接的情况下,每天搬运知乎优质回答。去年4月,这个号被人举报侵权,封禁一周。该公众号的运营者GeekPlus是不服的,因为运营+V公众号两年,他从来没想过商业化。但是未经授权在情理上有些亏欠,所以他还是决定将公众号更名,并且不再转载知乎内容了。

 

他开始翻译Quora上的精华问答,并且招募了一群志愿者来做这件事。按照Quora协议,只要作者没有说明「禁止转载」,转载时注明原文链接,2010年4月22日发表在Quora上的内容,都能在网上自由传播。然而GeekPlus依然取得Quora答主的授权,并且附上原文链接。

他几乎会在每篇文章后注明:已获得作者授权,遵循CC署名,非商业用途。但是Quora不愿意了。他们跟GeekPlus说:「晓然」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你在借Quora平台宣传自己的账号。这个逻辑很奇怪,不仅因为这本身不符合Quora自己的协议,更因为Quora没有资格代理作者的著作权。

 

所以2月8日以后,「晓然」这个号就不再更新了。当我问GeekPlus原因时,他说Quora的阻挠,加上翻译工作本身的费力不讨好,让他没动力再做下去了。事实上,目前国内翻译Quora回答的组织不止「晓然」一家。在+V上输入「Quora」,能搜到约50个相关公众号,Quora官方是容不下它们的。对此,GeekPlus只想说:麻烦看下软件协议,不要打脸。

 

比对一下,知乎采取「不理会」态度,认为知乎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归属作者本人所有。而Quora的手伸的比较长,大有把所有著作权揽在自己名下的意思。所以当侵权事件发生时,知乎有理由当个甩手掌柜——你的东西被偷了,关我啥事?我没理由帮你找凶手。

 

这种态度,知乎er们是不会答应的。所以知乎才从2013年起开始日渐高调的维权行动。直至今日,知乎代作者向转载方提起诉讼,有点抢维权骑士饭碗的意思。它同样有很多尴尬,比如上面提到的:诉讼程序是否正义存疑,协议和行动相互打脸,误伤率高容易得罪运营喵。

所以最终解释权还是交给作者比较妥当。不过这种历史倒退的做法显然不符合常识,所以于情于理我们都应该支持知乎维权。毕竟由知乎而非第三方维权平台来做这件事,好处也显而易见。

 

就本次诉讼来看,知乎没有商业动机,不存在五五分成。即便以后知乎做起了这门生意,也不会像第三方维权平台一样,不给转载方谈判的余地。毕竟钱要赚,社区氛围也要维护。维权那么久,侵权案例的数量还不见少,这说不过去吧?

 

总的来说,知乎在空白中留下的脚印太沉重,但是肯定不会白留。即使知乎爱面子不借机拓宽商业渠道,也起码能赚点口碑。但是它还能不能有更多价值,只能看各位觉悟了。

本文转载或采集于网络,版权与文责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采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若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邮箱:080808@111.com)。
如果您也想推广,可点击此处:申请发稿
创赢中国网

作者: 创赢中国网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