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资讯

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英矽智能与复星医药合作开发的肿瘤药物再获进展

Time观察网最新消息:

上海2024年5月15日 /美通社/ -- 由生成式人工智能(AI)驱动的临床阶段生物医药科技公司英矽智能宣布,与复星医药(600196.SH;02196.HK)合作开发的已经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该款创新小分子抑制剂靶向QPCTL靶点,有望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治疗。


该开放标签、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CTR20240727)旨在评估ISM8207在难治性/复发性淋巴瘤和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疗效,重点关注患者群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将在剂量递增研究中探索适用于下一阶段研究的推荐起效剂量。

谷氨酰肽环转移酶样蛋白(Glutaminyl-peptide cyclotransferase-like protein, QPCTL)在"别吃我"信号蛋白CD47的翻译后修饰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影响CD47与巨噬细胞上的信号条件蛋白α(SIRPα)的相互作用调控肿瘤细胞对于免疫监视的逃逸。此外,多种与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相关的趋化因子也在翻译后修饰过程中受到QPCTL调控。

ISM8207是一款靶向QPCTL的新颖、强效、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在早期药物发现阶段,英矽智能与复星医药合作提出肿瘤靶点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英矽智能自有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Pharma.AI设计出具有良好成药性的化合物。临床前研究中,ISM8207作为联合疗法药物,针对多种实体瘤和恶性血液瘤模型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抗肿瘤效用。此外,该候选药物还具有良好的体外ADME特性和体内PK(药代动力学)特性,积极数据支持后续临床开发。

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任峰博士表示,"据我们所知,ISM8027是首个进入临床阶段、并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QPCTL抑制剂。与目前干扰CD47-SIRPα信号通路的策略相比,ISM8027展现了理想的安全性,不仅能增强免疫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能力,还有望提高各种标准疗法的抗癌疗效,期待ISM8027作为潜在全球首创疗法为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复星医药执行总裁、全球研发中心首席执行官王兴利博士表示,"人工智能作为发现创新药物和疗法的革命性工具,其对医药健康领域的创新赋能正在不断深化和拓展,我们很高兴看到与英矽智能合作开发的首个抗肿瘤候选药物ISM8207首次完成患者用药,这是双方在创新研发及临床开发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作为一家创新驱动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复星医药致力于通过持续创新,并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以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提升创新药物的可及性。"

2022年1月,英矽智能宣布与复星医药达成战略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发现项目,此次完成首批患者用药的QPCTL抑制剂是合作项目下进展最快的管线之一。2023年7月,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ISM8207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临床试验许可。

自2021年以来,在自有平台的支持下,英矽智能建立了超过30条丰富的自研管线组合,并从中提名了18款,其中7个化合物已经获得了临床试验许可。2024年3月,英矽智能在全球领先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披露了其领先的抗纤维化项目的部分临床前和临床阶段原始数据和评估结果,这是一款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的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潜在全球首创TNIK抑制剂,。      

本文转载或采集于网络,版权与文责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采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若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邮箱:080808@111.com)。
如果您也想推广,可点击此处:申请合作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