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7月27日,七贤荟第167期贤言荟语沙龙以“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为主题,展开交流探讨。
丁永健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着重强调了新生产力对当前时代的重要性。自去年底以来,新生产力已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尤其在总书记视察东北及三中全会的讨论中得到了广泛关注。他认为,新生产力不仅对生产关系产生影响,更关乎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他指出,解决高风险投资、建立风险投资和股市退出机制、提高政府与风投的专业性,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他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和耐心资本的重要性,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依赖于深化体制改革和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全面支持新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文起东 辽宁东盛集团董事长、辽宁省包装联合会会长
他着重强调了国家标准提升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性,认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标准的国家标准。他指出了传统产业面临的问题,包括同质化竞争和产能过剩,强调以高标准国家标准引领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他还探讨了未来产业投入的增长机制,指出国家战略的重要性,并建议建立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的长效机制。他强调了适应新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改革,以及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必要性。关于耐心资本,他认为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长期主义心态和合理的政策引导,以及建立容错免责机制。他还批评了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并呼吁通过教育改革和开放政策激发创新精神。最后,他指出中国在原创性创新方面的挑战,并表达了对通过教育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来应对未来挑战的乐观态度。
方建儒 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着重讨论了国家标准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中的关键作用,指出提升标准能有效提高制造业门槛,减少资源浪费,淘汰落后产能,从而提升企业利润率和核心竞争力。他强调,国家标准需与行业具体应用相结合,建议设立行业标杆以引导产业发展。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他提出未来产业投入应涵盖新兴技术和制造业服务业。此外,他强调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以满足新生产力需求,增强工程师红利。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制造业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成功模式,强调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最后,他提到耐心资本在制造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认为资本应更多关注技术与团队投入,从长期主义视角看待资本回报。
张 煜 大连天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着重强调了国家标准提升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性,指出国标、行标、团标和企标各有其作用,其中国标作为行业的最低标准,对提升产品质量和行业规范至关重要。他们提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了提高标准对于提升质量的关键作用。此外,他讨论了未来产业增长机制,认为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以科技为核心的人力资本投入,并指出政府在支持未来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他们还探讨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性问题,强调耐心资本在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并指出改革和探索对于适应新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总之,他的发言围绕着通过提升国家标准、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来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对生产关系和资本市场的适应性调整进行了深入讨论。
康 复 大连浑元数据增长架构师
着重分析了党的二十大与三中全会的会议内容与精神,强调了这次会议的特殊属性和要求,提出“精益务实”的指导思想,与以往党的全会相比,体现了更为明确的战略规划执行原则和系统性要求。他指出,会议重点关注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战略,强调了提升国家标准以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性。同时,他还讨论了机制改革和创新,特别是从社会体制角度的创新,以及金融资本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调整。他强调,这次会议对国家未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政策和体制改善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未来的战略规划和体制转变提出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胡剑锋 大连奥远集团董事长、大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高新区分会会长
他指出,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在科技发展观念上存在差异,但技术创新是解决经济问题的紧迫需求。他还分析了当前社会背景下的企业经营困境、高失业率和动荡局势,讨论了产权、公私有制以及企业家精神的复杂关系。最后,他探讨了民间企业应对挑战的方法、政策执行力的必要性、内卷与外卷问题,以及为适应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迫切需要的新理论。这些观点构成了他发言的核心内容,全面覆盖了从政策解读到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再到科技创新与文化差异的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