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11月16日,七贤荟第181期贤言荟语沙龙以“通过地方债置换和资金应用,灵活应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题,深入探讨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复杂性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丁永健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深入探讨了地方债务问题,首先阐述了地方政府适度负债的必要性,类比个人与企业通过借贷促进发展的行为。他强调,合理的负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但关键在于平衡债务水平与风险管理。他分析了中国地方债的形成背景,指出中国政府财政体系的中央倾斜,以及地方政府因税收不足而依赖借贷进行建设。他提及了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进行隐性借贷的现象,并介绍了中央政府为应对风险采取的债务置换政策。同时,他提出了解决地方债务问题所需的体制机制改革,包括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加强对债务的监管,以及长远减少债务负担的策略。整个发言体现了他对地方债务问题的全面理解及对未来解决方案的深入思考。
王振兴 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主管
回顾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提到在辽宁省参与自发自还地方政府债发行的经历。他指出隐性地方债问题的核心在于央地财权事权划分不明确及地方政府发展冲动,导致债务管理不善。以辽宁为例,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作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包括借新还旧和高融资成本的问题。债务置换被看作是为了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金使用方向的措施。同时,他分析了当前货币政策环境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影响。长期解决债务问题需依赖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实力的提升,而非仅仅依靠金融手段。最后,他总结认为,只有通过增强地方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提倡了债务管理的透明度和按需发行债券的重要性。
王 悦 大连市税务局法律顾问
深入讨论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货币政策及其实施障碍、隐性债务的管理、财政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多个层面。他指出,尽管中央已采取降息和降准等措施以释放流动性,实际操作中面临执行障碍,尤其是地方隐性债务问题。隐性债务的监管缺失、责任不清以及市场信心不足等问题,都是当前经济面临挑战的关键因素。他分析了用国债置换地方债、出售地方国企资产等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及其面临的困难,如国有资产流失和财政供养人口过多等问题。他还提到了经济发展的长期依赖性和解决地方财政问题的重要性,认为唯有依靠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总体而言,他认为当前的经济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来应对,但根本问题的解决还需依赖于经济的发展。
胡剑锋 大连奥远集团董事长、大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高新区分会会长
深入分析了地方债置换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配合问题。他建议,财政政策需谨慎,避免过度投资以预防通货膨胀。他强调,地方债置换有助于减轻政府利息负担,从大连等地的债券发行情况看,地方债利率较低,能有效降低财务成本。为解决地方隐性债务问题,需财政与货币政策灵活配合,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货币供应量。同时,他强调地方债置换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地方债与经济发展、城市治理、人口出生率及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他还建议通过改善出口、开放市场、提高人口出生率等措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地方政府职能方面,他主张缩小政府规模,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强化资源整合,以提升效率和透明度,并通过优化税制、开放医疗和教育市场等措施,促进社会公平与经济活力。总体上,他认为应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合理运用以及体制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